
十二载寒窗苦读,无数个日夜的拼搏与积累,终于到了检验成果、亮剑决胜的时刻——高考,这座人生的里程碑,正巍然矗立在眼前!此刻,你们或许心潮澎湃,或许略带紧张,但请相信,你们已积蓄了足够的力量,只待这一刻的绽放!
高考考场实用注意事项清单 (请务必转达给学生!)
一、考前准备 (万无一失)
1.证件双保险:
身份证+ 准考证,务必提前准备好,放在固定、醒目的位置(如透明文件袋)。建议多打印一份准考证备用,或手机拍照存档。
2.文具标准化:
必备:2B铅笔(削好2支以上,或质量好的自动2B铅笔+充足笔芯)、黑色签字笔(0.5mm,2支以上,提前试用确保流畅)、无封套橡皮、直尺、圆规、三角板(按需)。
可选:透明笔袋、无文字标签的矿泉水(撕掉标签)、小毛巾(擦汗)、指针式手表(若考场无钟或看不清,务必提前确认考场规定是否允许携带!很多地方禁止)。
禁止:涂改液、修正带、计算器(除非特殊科目允许)、手机等电子设备(关机或关机带电池也绝对禁止带入考场!)、智能手表、草稿纸、任何书籍资料。
3.熟悉考场路线:
提前一天踩点,计算好路途时间(预留充足缓冲),了解考场位置、座位、厕所位置。关注天气,做好交通预案(堵车、下雨等)。
4.饮食与作息:
考前及考试期间,饮食清淡、营养均衡,避免生冷、油腻、辛辣刺激食物,防止肠胃不适。早餐一定要吃好。
保证充足睡眠!考前一天晚上按平时习惯休息,不必刻意早睡,但绝不能熬夜!考试期间中午尽量小憩片刻。
5.心态调整:
适度紧张是正常的,深呼吸、积极自我对话、回顾成功经验来缓解。避免与同学过度讨论难题或对答案。相信自己的准备。
二、考试当天 (从容不迫)
1.提前到达:
至少提前30-45分钟到达考点。预留安检、找考场、平复心情的时间。迟到15分钟(具体看各省规定)禁止入场!
2.物品检查:
出发前再次确认“双证”、文具齐全。只带允许的物品进入考点。
3.考场规则:
严格遵守考场纪律,听从监考老师指令。手机关机(最好不带)并按要求存放。
4.心态平稳:
进入考场后,可进行深呼吸,简单回忆知识框架或鼓励自己,尽快进入考试状态。
三、考试进行中 (稳扎稳打)
1.信息填涂:
拿到答题卡和试卷后,第一时间准确、工整填写姓名、准考证号等信息,并仔细核对!这是重中之重!确认条形码粘贴无误。
2.整体浏览:
正式开考前快速浏览全卷,了解题型、题量、难度分布,做到心中有数,初步规划时间。
3.仔细审题:
这是关键中的关键! 逐字逐句读题,圈画关键词、数据、限制条件(如“不正确”、“最主要”、“不超过XX字”)。明确题目要求再动笔,避免答非所问或遗漏要点。
4.时间管理:
合理分配时间,大致按分值或难度规划。避免在某一题上耗时过长。遇到难题,冷静思考1-2分钟仍无思路,果断标记跳过,先做后面会做的题。保证所有会做的题都有时间做且做对。留出足够时间(至少10-15分钟)检查。
5.规范作答:
(1)、选择题: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规范填涂,涂满、涂黑、涂匀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。
(2)、主观题:使用黑色签字笔在指定题号区域内作答。超出答题区域无效;书写工整、清晰,卷面整洁。条理清晰,分点作答(尤其文科);理科题步骤清晰、逻辑严谨,关键步骤和结果要突出;语言规范、准确,避免错别字;作文审准题意,立意明确,结构完整,语言流畅,书写美观。
6.检查复核 (至关重要!):
优先检查个人信息是否填好;重点检查是否有漏题(尤其是翻页处的题)、答题区域是否对应正确;检查选择题填涂是否错位(最易出错!);检查计算题步骤和结果、单位;检查作文有无错别字、语句不通顺;没有十足把握,不要轻易改动第一选择!
7.沉着应“变”:
遇到突发情况(如试卷印刷问题、身体不适等),立即举手示意监考老师,由老师按规程处理,切勿自行其是或慌张。
四、考后调整 (着眼未来)
1.考完一科放一科:
坚决不对答案!不与同学激烈讨论!避免影响后续科目情绪。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科的准备上。
2.适度休息:
中午保证休息,可简单回顾下一科的基础知识或公式,但不宜再钻研难题。
3.保持节奏:
坚持到最后一科结束,不松懈,不放弃。
老师寄语:请务必注重细节(尤其是信息填涂、审题、答题区域、选择题填涂、时间分配和检查的重要性)和心态调整(信心、平常心、坚持到底)。细节决定成败,心态影响发挥!祝您的学生们都能稳定心态,发挥最佳水平,金榜题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