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教育制度性话语权体现为表达权、参与权和主导权。国际上的制度性话语权,是指一个国家或组织在起草、制定国际事务“游戏规则”中的发言权、决定权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教育制度性话语权可分为三个层次:表达权、参与权和主导权。表达权是指能够就教育制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,这是最基本的权利;参与权是指在教育制度的评议、裁定、修改、阐释等过程中,能够参与其中并产生影响;主导权是指对教育制度的形成、解释和变革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能力,它体现的是话语优势地位和关键作用。这三种制度性话语权由低到高,依次反映国家或组织从被动到主动、从主动到主导的状态。我国提高教育制度性话语权,进而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能动性和主动性,需要从这三个层次循序推进。
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性话语权面临良好机遇。近些年,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取得显著成绩,但更多的是按照现行国际标准来推进的,很少对这些标准的合理性和适宜性进行反思,也很少向国际社会推出我们自己的意见和指标,缺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、评议、裁判等制度性话语权。目前,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大都建立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实践基础上,是对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总结。西方国家之所以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上具有很强的制度性话语权,是因为其有关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、理念和价值观等获得了广泛认同。但也应看到,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,我国高等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很大提升,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上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和模式。这些成就和经验已经引起一些国家的关注,他们希望了解和借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。这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性话语权提供了良好机遇。